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平昌青芽茶工夫红茶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茶园管理、鲜叶采摘、加工工艺、质量控制及包装贮运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平昌青芽茶工夫红茶的生产与加工。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ingchang Qingya Black Tea - Gongfu Black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平昌青芽茶工夫红茶生产技术规程解读
平昌青芽茶工夫红茶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茶叶产品,其生产技术规程在DB5119/T 43-2024中进行了详细规定。该规程涵盖了从鲜叶采摘到成品包装的全过程,旨在规范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
首先,在鲜叶采摘环节,规程要求选择晴天进行采摘,以确保原料的新鲜度和品质。采摘时需遵循“三采三不采”的原则,即采新梢、采嫩叶、采匀净叶,同时避免采老叶、病虫害叶和机械损伤叶。
其次,在萎凋过程中,应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确保鲜叶适度失水,形成良好的香气和口感。萎凋时间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灵活调整,但需保证萎凋均匀,避免出现局部过干或过湿的现象。
揉捻环节是形成红茶条索的关键步骤。规程建议采用轻重结合的方式进行揉捻,既要保证细胞破碎率,又要防止过度揉捻导致茶叶破碎。揉捻后需及时解块散热,防止茶叶发热变质。
发酵是工夫红茶生产的重要工序。规程指出,发酵室应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通常温度控制在28℃-32℃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90%以上。发酵时间一般为4-6小时,具体时间需根据茶叶的发酵程度进行判断。
干燥工序分为初烘和足干两个阶段。初烘温度宜控制在110℃-120℃,时间约为15-20分钟;足干温度则降低至70℃-80℃,时间延长至40-60分钟。通过合理的干燥处理,可以有效固定茶叶品质,提升香气和滋味。
最后,在包装环节,应选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包装材料,确保茶叶不受污染。包装过程需保持清洁卫生,避免二次污染。包装后的茶叶应及时入库贮存,库房温度控制在0℃-10℃,相对湿度不超过65%,以延长保质期。
总之,平昌青芽茶工夫红茶生产技术规程为生产企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各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规程执行,不断提升生产工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