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藜麦原粮收储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验收规则、储存条件和运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藜麦原粮的收获、储存及运输环节。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Quinoa Grain Harvesting and Stor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藜麦原粮收储技术规程》(DB15/T 3868-2025)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藜麦原粮收储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藜麦收获时间:规定当藜麦植株的主穗70%以上籽粒成熟且颜色由绿转为红、橙或黄时即可收获。这一标准确保了藜麦籽粒达到最佳的生理成熟度,避免因过早收获导致籽粒不饱满影响品质。
2. 收获方式:推荐采用联合收割机进行一次性收获,但需注意调整割台高度以减少籽粒损失,并在收获后及时清理机器防止杂质混入。此条款强调机械化作业的同时也要注重细节管理,保障收获质量。
3. 干燥处理:要求将含水量控制在13%以下再入库储存。若收获时水分含量较高,则应立即进行自然晾晒或机械烘干至安全水平。此举可以有效防止霉变现象发生,延长保存期限。
4. 仓储环境:指出仓库内温度应保持在20℃左右,相对湿度不超过65%,并定期检查粮堆内部温湿度变化情况。良好的存储条件对于维持藜麦品质至关重要,特别是避免高温高湿环境造成的品质下降。
5. 虫害防治:建议使用物理方法如低温冷冻杀虫或者生物制剂来进行害虫防控,尽量避免化学药剂的使用。这样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通过以上关键点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藜麦原粮收储技术规程》从收获到存储各个环节都给出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有助于提高藜麦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