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板蓝根种子生产的产地环境、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板蓝根种子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satis Root Seed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板蓝根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B15/T 3888-2025)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板蓝根种子的生产过程,提高种子质量,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繁殖材料要求
标准指出,应选用适应当地生态条件、抗病性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作为生产用种。繁殖材料需来源于经过审定或认定的良种基地,确保其遗传稳定性。同时强调,繁殖材料在播种前必须经过严格检测,确保无检疫性病虫害。
二、播种技术要点
播种时间的选择至关重要。春季播种应在土壤解冻后立即进行,秋季播种则宜在霜降前后完成。播种方式推荐采用条播或穴播,行距控制在20至30厘米之间,株距保持在10至15厘米范围内。每亩播种量为2至3公斤,覆土厚度以1至2厘米为宜。播种后要及时镇压保墒,并覆盖地膜以保温保湿,促进种子发芽出苗。
三、田间管理措施
在幼苗期要特别注意除草松土工作,避免杂草与板蓝根争夺养分水分。当植株长到一定高度时可适当追施氮肥,促进叶片生长。进入开花结果阶段后,则需补充磷钾肥,增强植株抗逆能力。此外还需定期检查植株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立即采取生物防治或化学药剂喷洒等综合防控措施。
四、采收加工规定
板蓝根种子的最佳采收时期是在果实完全成熟但尚未开裂之时。此时采摘下来的果实经晾晒干燥后即可脱粒保存。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采收加工过程中必须保证环境卫生,防止污染影响种子品质。储存环境要求通风干燥,温度不超过25℃,相对湿度低于60%,并且要定期检查库存情况,及时处理霉变受损的种子。
五、质量检验标准
最后,本标准还明确了板蓝根种子的质量检验指标体系。包括但不限于纯度、净度、发芽率以及水分含量等关键参数。只有达到相应等级要求的产品才能被认定为合格商品种子对外销售使用。这不仅保障了使用者的利益,也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稳定发展。
以上便是对《板蓝根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B15/T 3888-2025)部分核心内容所做的深入分析说明。希望可以为广大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在实际操作中加以灵活运用,共同推动板蓝根种植业持续进步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