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奶牛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基本要求、处理技术、资源化利用方式及环境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行政区域内规模奶牛养殖场的粪污资源化利用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Fecal Wastewater from Large-scale Dairy Cow Farms (Trial)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885—2025规模奶牛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是一项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内规模奶牛养殖场制定的技术规范,旨在指导养殖场实现粪污的科学、高效、环保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中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粪污收集环节,标准要求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粪污收集系统,确保粪污能够及时、完整地被收集起来。具体来说,对于干清粪工艺,应配备专用的铲车或机械抓斗等设备用于清理牛舍内的固体粪便,并且要保证每天至少清理一次。而对于水泡粪工艺,则需要设置足够容量的集污池来储存冲洗后的污水,集污池的设计容量应满足至少7天的粪污存储需求,并且要有防渗漏措施以防止污染地下水。
其次,在粪污处理方面,标准强调了厌氧消化技术和好氧堆肥技术的应用。对于采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粪污的养殖场,其厌氧反应器的设计参数需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如停留时间一般为20-30天,温度控制在35℃左右,pH值维持在6.8-7.2之间。同时,还应对产生的沼气进行脱硫净化处理后加以利用,比如发电或者作为燃料使用。而采用好氧堆肥技术时,则需要注意控制物料的碳氮比(C/N),通常建议保持在20:1至30:1之间,堆体内部温度要达到55℃以上持续至少三天以杀灭病原菌和杂草种子,水分含量则控制在50%-60%之间。
此外,关于粪污资源化产品的施用管理,标准也给出了明确的规定。当将堆肥产品作为肥料施用于农田时,首先要根据土壤类型、作物种类以及前茬作物施肥情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施用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环境污染。其次,在施用过程中要注意均匀撒布,避免局部浓度过高影响植物生长。最后,定期监测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变化,以便调整后续施肥策略。
总之,《DB15/T 3885—2025规模奶牛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粪污从产生到最终处置的全过程,而且特别突出了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助于推动全区奶牛养殖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