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内河智慧港口建设的基本原则、总体架构、基础设施、信息系统、智能应用、安全保障及运行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内河智慧港口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land Intelligent Ports in Shando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8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813—2025内河智慧港口建设指南》是山东省发布的关于内河智慧港口建设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内河智慧港口的建设原则、系统架构、功能要求、技术要求和运行维护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为推动内河港口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指导。
在建设原则方面,标准强调了安全可靠、节能环保、集约高效的原则。这意味着在建设过程中要确保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同时注重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系统架构部分明确了智慧港口应包含的信息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体系、应用支撑平台以及业务应用系统等组成部分。信息基础设施是整个智慧港口的基础,包括网络通信设施、计算存储设备等;数据资源体系负责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形成统一的数据管理机制;应用支撑平台提供通用的服务能力支持各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与集成;业务应用系统则直接面向用户提供服务。
功能要求上,智慧港口需要具备智能调度指挥、智能装卸作业、智能安防监控等功能。其中智能调度指挥能够实现船舶进出港计划编制、泊位安排等功能;智能装卸作业通过自动化设备和技术手段提升装卸效率;而智能安防监控则保障港区的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要求涵盖了硬件设施、软件平台等多个维度。例如对于硬件设施来说,要求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扩展性和稳定性;而对于软件平台,则需保证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最后,在运行维护方面,标准提出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障措施,定期开展检查维修工作,确保系统长期正常运转。此外还鼓励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进一步优化智慧港口的功能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