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稻谷储藏过程中减少损失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包括入库前准备、储藏期间管理、环境控制、害虫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稻谷在仓储环节中的减损管理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ducing Losses in Rice Stor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稻谷储藏减损技术规程》(DB23/T 3894—2024)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稻谷储存过程中减少损失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稻谷的收获、干燥、清理到储存各个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降低稻谷在储藏过程中的损耗率,保障粮食安全。
首先,在稻谷收获阶段,标准指出要选择适宜的收获时机,一般当稻谷籽粒含水量降至15%以下时即可进行机械收获。同时强调收割机具需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割茬过高或漏割现象的发生,以减少田间损失。
对于稻谷的干燥处理,标准建议采用低温慢速干燥的方法,并且控制干燥后的稻谷水分含量不超过安全储存标准。具体操作中应根据天气情况灵活调整干燥参数,比如阴雨天可适当延长干燥时间,晴朗天气则可以加快干燥速度。此外还提到,干燥设备必须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在清理环节,标准要求对入库前的稻谷进行全面清理,去除杂质如泥土、砂石等异物以及破损籽粒。推荐使用风选、筛选和比重分选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多级清理,提高清理效果。同时,清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当妥善处置,防止环境污染。
进入储存阶段后,标准明确了仓房的基本条件,包括良好的隔热性能、防潮能力和通风设施。稻谷入仓时应注意分层压实,避免出现空隙导致温差变化过大而引发结露现象。定期检查粮堆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也很重要,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另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储藏期间的安全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记录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入库数量、质量检测结果、日常巡查情况等内容。并且规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储粮品质检验,及时掌握稻谷的储存状况。
最后,关于人员培训部分,标准提出所有参与稻谷储藏工作的人员都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各项操作规程和技术要点,增强责任意识,确保整个储藏过程严格按照规定执行。通过这些细致的规定,可以有效提升稻谷储藏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