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紫皮蒜脱毒繁育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紫皮蒜脱毒种苗的繁育和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Virus-free Propagation of Purple Skin Garlic (DB1307T481-2025)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7T481-2025《紫皮蒜脱毒繁育技术规范》是河北省针对紫皮蒜脱毒繁育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明确了“脱毒苗”的概念,即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去除植物体内病毒的幼苗。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脱毒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在选择脱毒材料时,标准强调应选用无病害、健壮的植株作为母本。处理过程中要求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以确保去除表面附着的微生物。
脱毒方法
标准推荐使用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的方法进行脱毒。热处理能够有效降低病毒活性,而茎尖培养则可以进一步清除残留病毒,提高脱毒效果。
培养基与环境条件
标准规定了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及其pH值,并指出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对脱毒苗生长的重要性。例如,培养室温度应控制在20℃至25℃之间,光照时间为每天12小时。
移栽与田间管理
移栽前需对脱毒苗进行适应性锻炼,逐步降低温室内的湿度和温度,使其更适应外界环境。田间管理中,要注重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确保脱毒苗健康成长。
检测与认证
脱毒苗在出圃前必须经过病毒检测,确保其达到无病毒状态。检测方法可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以上内容涵盖了标准中的核心要点,旨在指导生产者科学地开展紫皮蒜的脱毒繁育工作,从而提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