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珠子参的采收时间、采收方法、产地初加工的技术要求及包装、贮存和运输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珠子参的采收与产地初加工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arvesting and Primary Processing of Bead Ginse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34 T 16.3-2025 珠子参采收与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是云南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珠子参的采收和初加工。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采收期规定
标准明确指出,珠子参的最佳采收时间为每年的9月至10月间。这一时期珠子参的有效成分含量达到峰值,能够确保药材的质量。过早或过晚采收都会影响其药效。
采收方法
采收时需使用专用工具,避免损伤根部。同时要求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知识和技术,以减少对植株的破坏。采收后应立即运往加工地点,防止长时间暴露于外界环境中导致品质下降。
初加工步骤
1. 清洗:使用流动清水彻底清洗珠子参表面泥土。
2. 去杂:剔除病虫害受损部分以及非药用部位。
3. 干燥:采用自然晾晒或烘干的方式进行干燥处理。自然晾晒需注意防雨防晒,而烘干则要控制温度不超过60℃,以防有效成分流失。
4. 分级包装:根据大小、形状等指标将珠子参分为不同等级,并妥善包装储存。
质量检测
成品珠子参需符合国家中药材质量标准,包括但不限于水分含量、重金属残留量及农药残留量等项目。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检验制度,确保每一批次产品均经过严格检测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的核心要点,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采收与加工流程提高珠子参的整体品质,促进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