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慧社区治理与服务的基本要求、平台建设、服务内容、运营管理及评价改进。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智慧社区的规划、建设和运营。
Title: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Community Governance and Serv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智慧社区治理与服务规范》(DB3203/T 1074—2024)是江苏省徐州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技术标准,旨在推动智慧社区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对其核心内容进行深入解析。
第5章 基础设施建设
# 条文5.1 网络基础设施
本条规定了智慧社区应具备高速、稳定的信息网络环境。要求社区内实现光纤到户,并提供不低于100Mbps的接入带宽,确保居民能够便捷地访问互联网资源。同时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建议部署防火墙等防护措施以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
# 条文5.2 感知设备布设
在感知层面上,标准提出要合理布局各类传感器节点,包括但不限于温度湿度检测器、空气质量监测仪以及视频监控摄像头等。这些设备需按照区域功能划分安装位置,并保证其工作状态良好且信息采集准确无误。
第6章 数据管理
# 条文6.1 数据共享机制
为了促进信息资源整合利用,标准提倡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所有参与方都应当遵循开放透明的原则,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实现跨部门间的数据互联互通。此外还特别指出敏感信息处理时必须采取加密存储等方式增强安全性。
# 条文6.2 大数据分析应用
鼓励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收集到的各项指标进行深度挖掘分析,从而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例如通过分析居民生活习惯来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或者利用历史记录预测潜在风险事件发生概率进而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第7章 应急响应能力提升
# 条文7.1 预警系统构建
针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情况制定了专门的应急预案。要求每个智慧社区都应该配备完善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比如短信提醒、广播通知等形式及时告知住户最新状况。另外还要求定期组织演练活动提高整体应对水平。
# 条文7.2 协同联动效率改进
当紧急情况出现时,各部门之间需要迅速建立起高效的合作关系。为此标准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一是加强与上级政府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二是明确各自职责分工避免重复劳动;三是设立专门联络员负责日常事务联络。
总结
总体来看,《智慧社区治理与服务规范》不仅涵盖了物理层面的技术要求也关注到了社会人文方面的考量。它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集智能化、人性化于一体的未来居住环境蓝图。当然实施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完善相关细则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