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机构食堂阳光采购的基本要求、采购流程、信息管理、监督与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各级公共机构食堂的食材及相关产品采购活动。
Title:Sunshine Procurement Specification for Canteens of Public Institutions in Jiangsu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X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5T 1159-2024《公共机构食堂阳光采购规范》是江苏省苏州市发布的指导性技术文件,旨在推动公共机构食堂采购过程的透明化、规范化和高效化。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一系列与“阳光采购”相关的术语。例如,“阳光采购”是指在公共机构食堂采购过程中,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选择供应商和服务,确保采购活动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这一定义为后续条款提供了基础概念支持,强调了采购过程中的开放性和参与性。
采购流程要求
标准规定了从需求分析到合同执行全过程的具体步骤。首先,要求建立详细的采购需求清单,并经过内部审批确认。其次,在选择供应商时,应采用竞争性谈判或公开招标等方式,以保证市场公平竞争。此外,还特别提到要对所有潜在供应商进行资格预审,包括但不限于资质证书、过往业绩等信息核实,从而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候选者。
信息公开机制
为了实现真正的“阳光”,本标准强调了信息公开的重要性。具体而言,所有采购相关信息都必须及时准确地向内部员工及外部公众披露,包括但不限于采购计划、评标结果、中标通知书等内容。同时,还鼓励使用电子平台完成整个采购流程,以便于实时跟踪进度并接受社会监督。
质量控制措施
针对食品质量这一核心问题,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一方面,要求采购部门定期对供货商提供的产品样品进行检测,确保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另一方面,则需建立健全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详细登记每次交易的时间、数量、价格等信息,便于追溯来源。
应急处理预案
考虑到突发事件可能影响正常供应的情况,标准特别设置了应急响应机制。当出现供货中断或其他异常状况时,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联系备用供应商或者调整采购方案,尽量减少对日常运营的影响。
综上所述,《公共机构食堂阳光采购规范》不仅涵盖了传统意义上的采购管理内容,更注重通过技术创新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对于促进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