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细叶杜香容器播种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细叶杜香容器播种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tainer Sowing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Ledum palustre var. microphyll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27T 105-2025 细叶杜香容器播种育苗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细叶杜香容器播种育苗的技术规范。以下从规程中挑选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种子采集与处理
规程明确指出种子应于每年的9月中下旬采集,此时种子成熟度较高,发芽率也相对稳定。采集后需立即进行干燥处理,避免种子因潮湿导致霉变。具体操作时,要将种子摊放在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厚度不超过5厘米,每日翻动两次,直至种子含水量降至10%左右。这样的处理方式能够有效延长种子的保存时间,提高后续育苗的成功率。
二、基质配制
基质是影响育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规程要求基质必须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并且富含有机质。推荐使用泥炭土、珍珠岩和蛭石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通常情况下,泥炭土占60%,珍珠岩占20%,蛭石占20%。这种配比既能保证幼苗根系的正常呼吸,又能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适当调整基质成分。
三、播种方法
播种前需要对容器进行全面消毒,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0.5至1厘米之间,过浅容易造成水分流失,过深则会影响出苗速度。播种后要轻轻压实基质,确保种子与基质充分接触。之后浇透水,并覆盖一层薄薄的稻草或塑料薄膜以保持湿度。待幼苗出土后及时撤去覆盖物,以免影响光照吸收。
四、日常管理
规程强调了育苗期间的日常管理工作。首先,要定期检查土壤湿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其次,要注意防治病虫害,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此外,还建议适时追肥,促进苗木健康生长。特别是在幼苗长到一定高度后,可以施加适量的氮磷钾复合肥,但切忌过量,以免烧苗。
以上是对《DB2327T 105-2025 细叶杜香容器播种育苗技术规程》中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