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有机水稻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有机水稻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rganic Rice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12T 135-2025 有机水稻生产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有机水稻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环节的技术要求。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产地环境】
该标准要求稻田应远离城市工业区和交通主干道至少1000米以上,避免受到工业废水、废渣及汽车尾气污染。土壤重金属含量需符合GB 15618的规定,pH值在5.5-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水源质量要达到GB 5084的要求,确保无有害物质残留。
【品种选择】
推荐选用抗逆性强、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质水稻品种。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播种前要进行精选和晒种处理,提高种子活力。
【栽培管理】
种植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30株左右。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行距25-30厘米,株距15-20厘米。基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每公顷施用量不少于30吨。追肥分蘖肥、穗肥两次施用,氮磷钾比例为2:1:1。水分管理采取\"浅水勤灌、干湿交替\"的原则,孕穗期保持水层深度5-7厘米。
【病虫害防治】
优先采用农业措施控制病虫害,如合理轮作、清洁田园、设置诱捕器等。允许使用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禁止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对于稻瘟病可用三环唑或井冈霉素防治;对稻飞虱可释放赤眼蜂或喷洒苦参碱溶液。
【收获】
当95%以上的稻谷籽粒变黄时即可收获。收割后及时干燥至安全含水量(≤13%),防止霉变。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要避免与化肥、农药混放,保持仓库通风干燥。
以上内容涵盖了有机水稻生产的关键环节和技术要点,有助于指导农户按照标准化流程开展生产活动,保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