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秸秆粉碎还田深松碎土联合整地机作业质量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和评价指标。本文件适用于秸秆粉碎还田深松碎土联合整地机在农田作业中的质量控制与评估。
Title:Straw Crushing and Returning to Field, Deep Loosening and Soil Breaking Combined Land Preparation Machine Operation Quality
中国标准分类号:B7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12T 129-2025《秸秆粉碎还田深松碎土联合整地机 作业质量》是针对秸秆粉碎还田与深松碎土联合整地机的作业质量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作业前准备:标准要求在作业开始前,操作人员需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刀片磨损情况、传动系统润滑状况以及液压系统的压力是否正常。这一步骤旨在确保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减少故障发生率,提高作业效率。
2. 作业速度控制:规定了不同土壤类型下适宜的作业速度范围。例如,在黏土地段作业时,建议的速度为每小时4至6公里;而在沙土地段则可适当加快至每小时7至9公里。合理调整作业速度不仅能够保证作业效果,还能有效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3. 秸秆处理标准:明确了秸秆粉碎后的长度应控制在5到10厘米之间,并且要求覆盖率达到85%以上。这样的处理方式有利于后续耕作过程中的均匀分布,促进有机质分解,改善土壤结构。
4. 深松深度要求:对于深松作业而言,标准设定了最低限度为30厘米的标准。这一深度足以打破犁底层,增加耕层厚度,从而改善根系生长环境,提升作物产量。
5. 碎土质量评价:碎土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播种的质量。因此,标准提出通过目测法或取样称重法来评估碎土粒径大小,要求大于2厘米的土块占比不超过10%。
6. 环境保护措施:强调了在作业过程中应注意扬尘控制及油料泄漏防护,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同时提倡使用环保型润滑油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这些关键点构成了DB2312T 129-2025的核心内容,为使用者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和技术支持,有助于实现高效、安全、环保的农业机械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