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的设计原则、设计流程、植物选择与配置、工程措施及施工与养护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公路的边坡生态防护设计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Design Guidelines for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Road Slop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3235-2025公路边坡生态防护设计指南》是山西省地方性标准,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工程的设计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境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级公路边坡生态防护设计。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确保了其在特定区域和条件下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术语和定义
明确了一系列专业术语如“生态防护”、“植被覆盖度”等概念,为后续设计工作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基础,避免因理解偏差导致的设计差异。
三、基本规定
强调了生态防护设计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原则,并要求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这为整个设计过程确立了基本原则。
四、设计流程
规定了从现场调查到方案编制的具体步骤,包括地形地貌勘察、土壤分析、气候资料收集等内容。这些环节是保证设计方案科学性的前提。
五、植物选择与配置
提出根据不同坡面特征选用适宜植物种类的要求,并建议采用乔木-灌木-草本多层次组合方式以提高生态效益。同时指出要注重乡土植物的应用比例。
六、施工与养护管理
对施工期间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预判并给出解决措施,比如防止水土流失的方法以及后期如何开展有效的维护工作等。
七、监测评估体系
建立了长期跟踪观测机制,定期检查各项指标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优化策略。这一机制有助于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相应对策。
八、环境保护要求
特别强调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例如,在材料运输路线规划时需避开敏感区域。
九、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了上述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效果,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要点。
以上是对《DB14T 3235-2025公路边坡生态防护设计指南》部分关键内容的深入剖析,希望能为广大从事该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