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工作程序、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各类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工作。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Follow-up Evaluation of 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in Industrial Parks
中国标准分类号:X7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3226-2025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技术指南 产业园区》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适用范围方面,该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内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等产业园区规划实施后的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工作。这为园区管理者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方向和依据。
其次,在评价原则部分,强调了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原则。这意味着在进行跟踪评价时,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可靠,并且要保持评价过程的透明度,避免主观臆断。
第三,在评价内容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环境质量状况监测与评估;二是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三是生态保护措施落实情况检查;四是公众参与情况调查。这些内容涵盖了从环境质量到生态保护再到社会影响等多个维度,全面反映了园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第四,在数据收集与处理环节,要求建立完整的数据库系统,定期更新数据信息,并采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来处理数据。这样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提高评价工作的效率。
第五,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应当遵循统一格式要求,包括封面、目录、正文、附录等内容,并且要突出重点,条理清晰。同时,还应该附带必要的图表和照片资料,以便于阅读者更好地理解报告内容。
第六,在审核与发布阶段,则需要经过相关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正式对外公布。这一程序保障了评价结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最后,在后续管理措施上,建议根据跟踪评价的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园区内的环保政策法规体系,加强日常监管力度,促进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DB14/T 3226-2025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技术指南 产业园区》为我们开展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工作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且具有操作性的框架指导。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园区管理水平,也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