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北省极端高温、极端低温和强降雨事件的定义、分类、判定指标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相关气象部门、农业部门及环保部门对极端气候事件的监测、评估与应对工作。
Title:Rules for Determining Extreme High Temperature, Low Temperature and Heavy Rainfall Events in Hebe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1/T 538-2024《极端气候事件判定规则》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为河北省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是对标准中关于极端高温、低温和强降雨事件判定规则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极端高温事件判定
根据标准第5.1节,极端高温事件的判定基于日最高气温。当某一日的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7℃时,即被认定为极端高温事件。这一阈值的选择充分考虑了人体舒适度及对农业生产的潜在影响。例如,在夏季,连续出现极端高温事件可能引发中暑风险增加以及农作物减产等问题。因此,及时识别并预警此类事件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和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极端低温事件判定
对于极端低温事件,标准在第5.2节规定,当某一日的日最低气温低于-20℃时,视为发生了一次极端低温事件。此标准特别适用于冬季严寒地区,如坝上高原地带。极端低温不仅会对设施农业造成严重损害,还可能导致供暖系统超负荷运行,甚至危及居民生活安全。通过准确判断极端低温事件,可以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减少损失。
强降雨事件判定
强降雨事件的判定则依据降水量来确定。按照标准第5.3节的要求,若某小时降雨量达到或超过50毫米,则定义为一次强降雨事件。此外,当日累计降水量达到100毫米以上时也属于强降雨范畴。这类事件容易引发城市内涝、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特别是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强降雨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此,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和快速响应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极端气候事件判定规则》从多个维度明确了不同类型的极端天气事件判定条件,有助于提高社会各层面对于极端气候事件的认识水平,并为制定有效的防灾减灾策略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