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内蒙古牛肉干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生产工艺流程、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地区牛肉干的生产、加工和质量控制。
Title:Inner Mongolia Beef Jerky Produc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130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863-2025《内蒙古牛肉干生产技术规范》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旨在规范内蒙古地区牛肉干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原料与辅料
标准明确规定了用于制作牛肉干的主要原料应为新鲜或冷冻的牛后腿肉,且要求无病害、无污染。对于辅料如盐、糖等,则需符合国家相关食品添加剂标准。这确保了产品的安全性与质量。
生产工艺
1. 腌制:腌制过程是影响牛肉干风味的关键步骤之一。标准指出腌制时间不应少于12小时,并且温度控制在4℃至10℃之间,以保证肉质吸收足够调味料同时防止细菌滋生。
2. 干燥:干燥阶段分为初干和复干两个步骤。初干时采用低温长时间的方式进行,目的是去除大部分水分而不破坏肉质结构;复干则是在较高温度下快速完成剩余水分蒸发,最终产品含水量不得超过20%。
3. 包装:成品包装前必须经过金属探测仪检测,确保没有金属异物残留。此外,包装材料也必须达到食品安全标准,并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以延长保质期。
卫生管理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卫生条件至关重要。标准强调生产车间应当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工作人员需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并佩戴口罩手套;设备使用前后均需彻底清洗消毒。
检验规则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如蛋白质含量)、微生物限量等。每批产品都必须通过这些项目的检验才能允许上市销售。同时,还规定了型式检验周期以及抽样方法等内容,以便企业能够准确评估产品质量状况。
以上就是对DB15/T 3863-2025《内蒙古牛肉干生产技术规范》部分重要内容的解析。希望可以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地方标准,从而提升内蒙古牛肉干的整体品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