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方温性草原生态系统退化诊断的技术要求、方法和评价指标。本文件适用于北方温性草原生态系统的退化评估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gradation Diagnosis of Northern Temperate Grassland Eco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846-2025《北方温性草原生态系统退化诊断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用于指导北方温性草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估的技术标准。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帮助理解其核心内容。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界定了“退化”、“健康指数”等术语。例如,“退化”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草原植被覆盖度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土壤结构破坏的现象。这一定义为后续的评估提供了统一的标准,确保了不同地区之间数据对比的科学性和一致性。
采样点设置原则
在第4.1节中提到,采样点应根据草原类型分布均匀布设,并且每个样地面积不得小于1公顷。此外,要求每个调查单元至少设立3个重复样方以保证数据可靠性。这有助于全面掌握区域内草原生态系统的整体情况,避免因局部样本偏差影响全局判断。
指标体系构建
标准提出了包括植被盖度、物种丰富度在内的多项指标。其中,植被盖度通过目测法结合仪器测量得出;而物种丰富度则需要实地考察记录所有可见植物种类。这些指标的选择充分考虑到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其当前状态。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对于采集到的数据,标准推荐使用加权综合评分法计算草原健康指数。具体操作时,需先确定各项指标权重,然后按照公式计算总分值。值得注意的是,在权重分配过程中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以更好地体现特定区域内的优先保护方向。
结果判定准则
最后,在第6节给出了基于健康指数的结果分类标准。当健康指数处于80至100区间内时,认为该草原处于良好状态;若低于此范围,则需进一步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恢复。这种分级制度便于管理部门快速识别问题区域,并及时制定干预方案。
综上所述,《北方温性草原生态系统退化诊断技术规范》不仅规定了一系列严谨的操作流程,还强调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为有效保护我国北方温性草原资源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