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化橘红病虫害防治中农药的安全使用技术要求,包括农药选择、施药方法、安全间隔期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化橘红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的农药安全使用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afe Use of Pesticides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itrus Red Mold Diseases and P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9/T 57-2024《化橘红病虫害防治农药安全使用技术规程》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化橘红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确保农药使用的安全性。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农药选择与使用原则
1. 农药选择
标准明确要求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产品。这意味着在选择农药时,应优先考虑那些对环境影响较小且对人体健康无害的产品。例如,生物源农药如苏云金杆菌(Bt)制剂,因其对靶标害虫具有高度专一性而被推荐。
2. 轮换用药
条文中强调了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的重要性。这可以有效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同时减少单一农药长期使用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
施药时间和方法
3. 施药时间
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和病虫害发生规律,规定了最佳施药时期。例如,在化橘红开花前后的关键节点进行预防性喷洒,以控制主要病虫害的发生。
4. 施药方法
提倡采用精准施药技术,比如无人机喷雾或滴灌施肥系统结合农药施用。这些现代化手段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降低农药浪费,减少环境污染。
安全间隔期管理
5. 安全间隔期
明确指出每种农药都有其特定的安全间隔期,在此期间不得采摘果实用于食用。这一措施是为了保证最终产品的安全性,避免消费者摄入过量残留物。
6. 记录制度
要求建立完整的农药使用档案,包括但不限于农药名称、用量、施用日期等信息。这样不仅有助于追溯问题来源,也是对生产过程透明化的体现。
环境保护要求
7. 废弃物处理
对于废弃包装物及未用完的农药,标准提出了集中回收处理的要求。此举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8. 监测与评估
定期开展田间调查,监测病虫害动态变化以及农药效果反馈。通过科学的数据支撑调整后续防控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化橘红病虫害防治农药安全使用技术规程》为化橘红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各相关从业者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共同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