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铀矿区放射性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基本原则、修复流程、技术要求、监测与评估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铀矿区放射性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工程设计、实施与验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iological Remediation of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Soils in Uranium Mining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BSRS 125-2024《铀矿区放射性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规范》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是关于微生物菌剂使用的具体要求。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对微生物菌剂的选择、处理及使用过程中的环境监测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
例如,在旧版标准中,对于微生物菌剂的要求较为笼统,仅强调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而在新版标准中,则明确规定了微生物菌剂需经过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并且在使用前必须完成毒性试验和环境影响评估。此外,还增加了关于如何选择适合特定污染类型的菌种组合的具体指导,以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测土壤pH值、湿度等参数以确保微生物活性的最佳状态。
这一改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生物修复的效果,同时减少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风险。比如,在处理高浓度铀污染土壤时,可以选择耐辐射能力强且能够有效固定铀元素的特定微生物菌株。在应用这些菌剂之前,还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调整施用量和频率,确保它们能够在目标区域内稳定存活并发挥作用。
通过这样的细化规定,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还能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因此,在实施该标准时,相关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新版要求执行,确保每一个步骤都符合最新的科学认知和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