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造修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本要求,包括安全管理、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造修船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及评价。
Title:Basic Requirements for Safety Production Standardization of Shipbuilding and Repair Enterpri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J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近年来,我国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造修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TCANSI 174-2024)的发布实施,为提升造修船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新旧版本的重要差异点之一——“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条款的应用方法,进行深度解析。
在TCANSI 174-2024版中,“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部分相较于旧版有了更为细化和具体的要求。新版标准强调了系统化的危险源识别过程,要求企业不仅要考虑常规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还应特别关注非常规活动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安全隐患。例如,在造船过程中,焊接作业是常见的高危工序之一,新版标准提出,企业在开展此类工作前,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但不限于焊接设备的安全性、操作人员的专业资质以及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要求,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 组建专业团队: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专门小组,负责危险源的识别与风险评估工作。
2. 全面排查:利用现场检查、历史数据分析等手段,系统地查找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 制定控制措施:针对每一个确认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方案,并确保所有员工都了解并掌握这些措施。
4. 持续监控与改进:定期复查已有的风险控制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风险管理策略。
通过上述方法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还能提高企业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为企业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总之,《造修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TCANSI 174-2024)通过对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的强化,为企业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框架,值得行业内各相关单位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