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差别综合窗口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人员管理、业务流程、信息化建设、服务质量与评价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行政区域内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无差别综合窗口的运行管理。
Title: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Non-discriminatory Comprehensive Windows
中国标准分类号:A0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福建省地方标准《无差别综合窗口运行管理规范》(DB35/T 2227-2024)于2024年正式实施,为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本文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入手,对其核心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指出“无差别综合窗口”是指在政务服务中心内设立的统一受理平台,能够处理不同部门、不同业务类型的事项。这一概念强调了窗口服务的综合性与包容性,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跨领域的业务能力,以适应日益复杂的政务服务需求。
其次,关于窗口设置与布局,标准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原则。例如,规定综合窗口数量应根据服务大厅面积、日均办件量及群众等候时间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建议按照“前窗受理后室审批”的模式进行分区设计。这种布局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还优化了群众体验,减少了排队等待的时间。
再者,人员配备与培训是确保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标准要求每个综合窗口至少配备两名工作人员,实行AB岗制度,保证工作连续性。同时,定期开展业务知识、沟通技巧和服务礼仪等方面的培训,使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各项政策法规,提供专业高效的咨询服务。
此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办理,支持预约取号、进度查询等功能。通过数据共享和流程再造,简化申请材料,缩短办理时限,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
最后,监督考核机制不可或缺。标准提出要建立健全评价体系,通过现场巡查、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收集反馈意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对于表现优秀的个人或团队给予表彰奖励,而对于存在违规行为的责任人则依法依规处理。
综上所述,《无差别综合窗口运行管理规范》从多个维度对政务服务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各相关单位应以此为指导,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的工作流程,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