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混凝土桥梁预应力智能张拉的技术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高速公路混凝土桥梁预应力智能张拉工程的设计、施工与验收。
Title:Technical Application Regulations for Intelligent Prestressing Tensioning of Concrete Bridges on Expressway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5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高速公路混凝土桥梁预应力智能张拉技术应用规程》(DB35/T 2229-2024)是一部专门针对高速公路混凝土桥梁预应力智能张拉技术的应用规范。该规程的制定旨在提高预应力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性,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技术问题。以下将选取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关键条文解读
# 第4.1条:智能张拉设备的选择
原文:智能张拉设备应具备实时数据采集、传输及分析功能,并符合国家相关计量标准要求。
解读:此条规定了智能张拉设备的基本性能需求。选择设备时不仅要考虑其能够准确地记录和传输张拉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如压力值、伸长量等,还必须确保这些设备经过严格校准并达到国家规定的计量标准。这有助于保证施工过程中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后续的质量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 第5.2条:张拉前准备
原文:在正式开始张拉之前,应对所有参与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其熟悉操作流程;同时检查现场环境是否满足施工条件。
解读:强调了安全管理和技术准备的重要性。通过培训可以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降低因误操作引发的风险;而对施工现场环境的检查则是为了排除可能影响施工质量或安全的因素,比如温度、湿度等自然条件的变化。
# 第6.3条:张拉过程控制
原文:采用双控法控制张拉力和伸长量,当两者偏差超过±6%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查找原因。
解读:“双控法”是指同时监测张拉力与实际产生的结构变形情况,以此来判断张拉效果是否符合设计预期。设定±6%这一容许范围是为了平衡精度与实际操作中的误差容忍度。一旦超出该范围,则表明可能存在异常状况,需要及时停工排查故障点,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 第7.5条:数据记录与存档
原文:每次张拉完成后都必须完整记录相关信息,并妥善保存至少五年时间。
解读:良好的文档管理对于项目的后期维护至关重要。完整的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张拉日期、具体位置、所用材料规格型号、测得的数据结果等内容。长期保存这些资料不仅有利于追溯历史信息,还能为未来类似工程提供宝贵的经验参考。
以上只是规程中部分内容的简要说明,实际上还有更多细致的规定涵盖了从前期规划到后期验收等多个环节。遵循这些规范要求,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高速公路混凝土桥梁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