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非法社会组织查处工作的基本原则、工作流程、部门职责、证据收集与处置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各级民政部门及相关部门对非法社会组织的查处工作。
Title:Regulations for the Investigation and Handling of Illegal Social Organiz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A4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01T 3224-2025《非法社会组织查处工作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非法社会组织的查处流程,维护社会秩序。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各级民政部门对非法社会组织的认定和查处工作。这明确了标准的适用主体和对象,确保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术语和定义:标准中对“非法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等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非法社会组织”是指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组织名义进行活动的组织。这一定义有助于区分合法与非法组织,为后续的查处工作提供法律依据。
3. 查处程序:标准规定了查处工作的具体步骤,包括线索收集、初步核实、立案调查、处理决定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详细的流程要求,如线索收集需来源可靠,初步核实需有证据支持等,这些都确保了查处工作的严谨性和公正性。
4. 证据收集与使用:标准强调证据的重要性,要求在调查过程中收集充分、确凿的证据。这包括书面材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等多种形式,并且所有证据必须合法取得,不得侵犯个人隐私或其他合法权益。
5. 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为了提高透明度,标准鼓励通过官方网站或新闻媒体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同时,也鼓励公众举报非法社会组织的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打击非法社会组织的良好氛围。
6. 法律责任:对于违反本标准的行为,标准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不仅对非法社会组织本身设定了处罚措施,还对参与或协助非法社会组织活动的相关人员设定了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
以上是DB6101T 3224-2025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解读,希望能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