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香菇枝条原种生产的技术要求、生产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等。本文件适用于香菇枝条原种的生产及管理。
Title:Shiitake Mycelium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8T 377-2025《香菇枝条原种生产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香菇枝条原种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品种选择、培养料制备、灭菌、接种、培养、栽培种制作及质量检验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品种选择
标准要求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在选择时需考虑品种的抗逆性、产量潜力以及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正确的品种选择直接影响到后续生产环节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
培养料制备
培养料应以木屑为主,辅以适量的麸皮或米糠等营养物质。具体配比为:木屑占78%-82%,麸皮或米糠占18%-20%,石膏粉占1%-2%。这样的配方能够提供香菇生长所需的碳氮比和其他必需元素。同时,在制备过程中要确保原料的新鲜度和无污染,这对于防止杂菌滋生非常重要。
接种
接种工作应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使用经过消毒处理的工具。每瓶(袋)接种量约为0.1克左右,接种后立即封口,并置于清洁、通风良好的场所预培养几天。预培养期间要注意观察菌丝生长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培养
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4℃-26℃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范围内。初期每天需要通风换气1-2次,后期可适当减少次数但不可完全停止。整个培养过程大约持续30天左右,在此期间要定期检查菌丝发育状况,确保其健康稳定地增长。
质量检验
成品枝条原种的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外观检查、重量测定及微生物检测三个方面。外观上要求色泽均匀、质地紧密;单支重量误差不得超过±5%;通过显微镜观察法确认不存在任何有害微生物。只有符合上述各项指标的产品才能被认定为合格品投放市场。
以上就是对DB1308T 377-2025《香菇枝条原种生产技术规程》部分关键条款的具体阐述。遵循这些规范不仅有助于提高香菇枝条原种生产的成功率,还能有效保障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