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承诺制 标准地 全代办”工作的基本原则、工作流程、实施要求及保障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开展“承诺制 标准地 全代办”工作的相关单位和部门。
Title:Guidelines for the \"Promise System, Standard Land, Full Proxy\" Work
中国标准分类号:A0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3200-2024 “承诺制 标准地 全代办”工作导则》是山西省针对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出台的一项重要地方标准。这项标准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进项目落地实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关于“承诺制”的规定
标准中明确指出,“承诺制”是指项目建设单位以书面形式向政府部门作出承诺,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要求进行建设,政府部门基于此承诺简化审批流程的一种制度安排。这一规定的核心在于转变传统审批模式,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例如,第三条提到“对于符合产业政策且风险可控的项目,可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这意味着只要企业提交合规的承诺书,就可以先行开工建设,后续再补充完善相关手续。这种做法大幅缩短了项目开工时间,提高了投资效率。
二、“标准地”制度详解
标准地是指在完成区域评估的基础上,明确地块的投资强度、产出效益、能耗、环境等控制性指标的土地。标准地制度的推行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根据标准第六条,“标准地”应具备“五通一平”的条件,即道路、供电、供水、供气、通讯通达以及场地平整。同时,第七条强调要建立“标准地”储备库,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此外,标准还提出要建立健全“标准地”出让合同管理机制,将各项控制性指标纳入合同条款,形成刚性约束。
三、“全代办”服务内容解析
全代办服务是指政府部门为企业提供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代办服务。标准第十一条规定,“全代办”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咨询、材料准备、审批跟踪、问题协调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十二条要求建立“全代办”服务专员制度,每个项目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服务人员,全程跟踪服务。这不仅提升了服务质量,也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另外,标准还鼓励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提高办事效率。
四、保障措施与监督机制
为确保上述三项制度的有效落实,标准在最后部分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和监督机制。比如,第十五条要求建立联合审查机制,由发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对项目是否符合“承诺制”“标准地”要求进行综合评估。第十六条则明确了责任追究制度,对于违反承诺或未按标准地要求实施的行为,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这些措施旨在构建起一套完整的闭环管理体系,确保各项改革举措真正落地见效。
总之,《DB14T 3200-2024》通过对“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三个方面的系统设计,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各地各部门应当认真学习领会标准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努力营造更加公平透明、便捷高效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