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冷链食品追溯中信息分类与编码的基本原则、方法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冷链食品追溯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以及相关方的信息交换与共享。
Title:Traceability of Cold Chain Food - Part 5: Inform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Ru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01.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601.5—2025 冷链食品追溯 第5部分: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为冷链食品的追溯提供统一的信息分类和编码规范。这项标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提高物流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信息分类方面,标准明确将冷链食品追溯信息分为基础信息、过程信息和事件信息三大类。其中,基础信息包括食品的基本属性如名称、规格等;过程信息涵盖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的具体数据;事件信息则记录了食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变化。这种分类方式有助于系统化管理冷链食品从源头到终端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
其次,关于编码规则,标准提出了采用层次结构编码的方法。每一层级代表不同的信息维度,例如第一级可能表示食品种类,第二级可能是生产厂家,以此类推直至具体批次号。这样的编码体系不仅便于计算机处理,还能够有效避免重复编码问题,确保每一条信息都有唯一标识。
再者,标准强调了编码长度及格式的一致性要求。所有编码均需符合特定长度限制,并且遵循固定格式以保证数据交换时的兼容性。此外,还规定了字符集的选择原则以及特殊字符的使用条件,这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标准特别指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定期审查和更新编码规则,确保其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同时建议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来监督执行情况,从而真正实现冷链食品追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DB44/T 2601.5—2025》通过对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的科学设定,为冷链食品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促进了整个产业链的安全透明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