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冷链食品追溯体系中数据共享与交换接口的技术要求、功能要求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冷链食品追溯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接口的设计、开发与实施。
Title:Cold Chain Food Traceability - Part 4: Data Sharing and Exchang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72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601.4—2025冷链食品追溯第4部分:数据共享与交换接口规范》是广东省地方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规范冷链食品追溯的数据共享和交换接口,确保信息的准确、及时传递,从而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以下对标准中的一些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数据格式要求
标准明确规定了数据格式应采用统一的标准编码体系。例如,在数据字段定义中,每个字段都有明确的名称、长度以及数据类型说明。这不仅有助于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兼容性,还能够减少因数据格式不一致导致的信息丢失或误解风险。对于冷链食品追溯而言,时间戳的精确度要求达到秒级,并且需要包含时区信息,以保证整个供应链上各节点记录的时间一致性。
数据交换协议
关于数据交换协议部分,标准指出应当遵循RESTful API设计原则,使用HTTPS作为传输层安全机制。这意味着所有请求和响应都必须经过加密处理,防止敏感信息在公网上传播时被窃取。此外,为了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建议实现幂等性操作,即无论客户端发送多少次相同的操作请求,服务器端只会执行一次该操作。
安全性保障措施
安全性是冷链食品追溯系统的核心关注点之一。根据标准的要求,所有参与方都需要建立完善的身份认证机制,比如基于OAuth2.0的授权框架来管理用户权限。同时,还需要定期更新系统补丁,修补已知漏洞,以抵御外部攻击。另外,对于存储在云端的数据,应当实施严格的数据隔离策略,确保只有合法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特定的数据集。
数据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数据的质量,标准特别强调了数据验证的重要性。每个数据项在接受之前都应该经过严格的校验过程,包括但不限于格式检查、范围限制等。如果发现不符合规定的记录,则应立即反馈给数据提供方进行修正。此外,还应该设立一套完整的审计日志体系,记录每一次数据变更的历史轨迹,便于后续追踪溯源。
以上就是对《DB44/T 2601.4—2025冷链食品追溯第4部分:数据共享与交换接口规范》中几个关键条文的具体解析。这些规定为构建高效、可靠且安全的冷链食品追溯网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