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的技术要求、工作流程、数据采集与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开展的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orest Tree Germplasm Resources Cens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585—2024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规程》是广东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林木种质资源的普查工作。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普查范围与对象
标准明确指出普查应覆盖全省范围内的所有天然林、人工林以及特殊用途林等。普查对象包括各类乔木、灌木和藤本植物,特别是具有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或科学研究价值的树种。
2. 普查内容
普查内容主要包括林木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生长状况及保护现状等。特别强调对珍稀濒危物种和特有种的详细调查,以确保这些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3. 调查方法
标准推荐采用样地调查法,要求每个样地面积不少于0.1公顷,并按照不同植被类型设置样地。同时,利用GPS定位技术和遥感影像辅助调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4. 数据记录与管理
要求建立完整的数据库,记录每株树木的位置、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等信息。数据需定期更新,并通过省级林木种质资源信息系统统一管理,便于资源共享和长期监测。
5. 成果报告编制
普查结束后需编写详细的报告,包括普查概况、主要发现、存在问题及建议措施等内容。报告应附有详细的图表和照片,以便于后续研究和决策参考。
6. 质量控制
为保证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标准要求在普查过程中实施全程质量监控。包括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定期检查验收等环节。
以上内容是对《DB44/T 2585—2024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规程》中关键部分的解读,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