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黑木耳露地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栽培季节选择、菌种选择与管理、栽培技术要点、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加工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黑木耳的露地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utdoor Cultivation of 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17T 037-2024黑木耳露地栽培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为黑木耳的露天种植提供了系统的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选址与准备部分,标准要求栽培场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且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土壤应具有良好的通气性和保水性,并建议进行深翻晒土处理以改善土壤结构。此外,还应根据需要设置遮阳设施和灌溉系统,确保黑木耳生长环境适宜。
其次,在品种选择上,标准强调要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病性强且产量高的优良品种。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并做好发芽试验,保证种子质量符合要求。
关于栽培管理,标准指出播种期应根据当地的气温变化合理安排,一般春季和秋季为最佳播种时间。播种时要注意控制播种量,保持适当的行距和株距,以便通风透光。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定期除草松土,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追肥浇水,促进黑木耳健康生长。
在采收环节,标准规定当耳片充分展开但未完全展开时即可采收,采收时要避免损伤耳根,减少损耗。采收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防止霉变,确保产品质量。
最后,在质量检测方面,标准明确了产品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以及卫生指标的具体要求。通过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有效评估黑木耳的质量状况,保障消费者权益。
以上就是对《DB3417T 037-2024黑木耳露地栽培技术规程》中重要条文的解读,希望对从事黑木耳栽培工作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