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猕猴桃贮藏保鲜与运输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猕猴桃的采后处理、贮藏、保鲜及运输环节。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st-harvest Storage, Preserv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f Kiwifrui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3T 101-2025猕猴桃贮藏保鲜与运输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猕猴桃从采摘到贮藏、运输全过程的技术要求。以下为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采收环节,标准指出猕猴桃应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6.5%以上时采收,同时避免在雨天或露水未干时采摘。这主要是因为水分会影响果实品质和耐贮性。
在贮藏管理部分,标准强调库房需提前7天预冷至0℃~2℃,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之间。猕猴桃入库后应立即进行预冷处理,确保果温降至0℃~2℃范围内。库内温度波动幅度不得超过±0.5℃,以防止冷害发生。
对于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标准要求冷藏车启动前须检查制冷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并将车厢预冷至0℃~2℃。运输途中车厢内温度应稳定维持在0℃~2℃之间,不得高于5℃。此外还应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另外,标准还特别提到包装材料的选择,推荐使用透气性良好的瓦楞纸箱或泡沫箱作为外包装,内衬采用聚乙烯薄膜袋,袋口要扎紧密封但留有通气孔。这样既能有效隔绝外界污染又能保证内部环境适宜。
这些措施旨在最大限度地延长猕猴桃的保鲜期,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