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南方红豆杉盆栽生产的术语和定义、选址与准备、苗木选择、栽培技术、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及产品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南方红豆杉盆栽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tted Taxus Chinensis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2375-2024《南方红豆杉盆栽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南方红豆杉盆栽的生产过程,确保其质量和生态效益。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苗木选择与处理
标准要求选用健康、无病虫害且生长健壮的南方红豆杉苗木作为生产材料。具体来说,苗木的高度应在20至50厘米之间,地径不小于0.3厘米。在移植前应对苗木进行修剪,去除枯枝和过长根系,以促进新根系的生长。此外,还应根据土壤类型调整苗木的种植深度,确保根颈部位略高于地面,避免积水导致烂根。
栽培基质与环境条件
栽培基质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红豆杉的生长状况。标准建议使用疏松透气、保水性良好的混合土,通常由腐殖土、园土及河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同时,需保证栽培环境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防止水分积聚引发根部疾病。对于光照需求,应提供充足的散射光,避免强直射日光灼伤叶片。
水肥管理
合理的水肥管理是提高红豆杉盆栽品质的关键环节之一。浇水时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即当表层土壤干燥时再进行适量灌溉,切勿造成过度湿润或干旱。施肥方面,春季和秋季为最佳施用时期,可选用有机肥与复合肥交替使用,注意控制氮磷钾的比例,促进植株均衡发展。
病虫害防治
鉴于南方红豆杉容易遭受蚜虫、红蜘蛛等害虫侵害以及炭疽病、叶斑病等真菌感染,标准特别强调了预防措施的重要性。定期检查植株状态,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方法进行治理。例如,可以利用天敌昆虫捕食害虫,或者喷洒低毒高效的农药来控制病情扩散。
养护管理
日常养护过程中还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及时清除杂草,减少养分竞争;二是适当修剪整形,保持树形美观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三是冬季做好防寒保温工作,特别是在寒冷地区可覆盖稻草或其他保温材料保护根部不受冻害影响。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规定,能够有效提升南方红豆杉盆栽的整体质量水平,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保护了这一珍贵植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