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江苏省内防汛抗旱特征水位核定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河道、湖泊、水库等水利工程的防汛抗旱特征水位核定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Determination of Flood Control and Drought 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 Water Level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959-2024《防汛抗旱特征水位核定规程》是由江苏省发布的关于防汛抗旱特征水位核定的技术规范。以下将对规程中的一些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第4章 特征水位的定义与分类
本章明确了特征水位的概念及其分类。特征水位主要包括防洪高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以及干旱控制水位等。其中:
- 防洪高水位是指在设计洪水条件下,堤防或防护工程所能承受的最高水位。
- 设计洪水位是根据特定频率的设计洪水计算得出的水位值。
- 校核洪水位是在非常规情况下评估工程安全性的基准水位。
- 干旱控制水位则是指为保障供水需求而设定的最低水位。
这些定义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并确保了各相关单位在使用术语时的一致性。
第5章 数据收集与处理
该章节强调了数据收集的重要性及方法。要求收集的数据应包括历史洪水资料、降雨量记录、河道地形图等相关信息。同时指出,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应当采用科学合理的统计分析方法,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例如,对于历史洪水资料的整理,需剔除异常值并进行趋势分析,以提高预测精度。
第6章 特征水位的核定方法
这一部分详细描述了核定特征水位的具体步骤和技术手段。主要包括:
1. 根据河流特性选择合适的计算模型;
2. 利用历史数据建立数学模型;
3. 对不同情景下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4. 最终确定符合实际条件的最佳方案。
此外还特别提到,在核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比如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概率增加等。
第7章 应急响应措施
规程指出,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流程采取相应行动。这不仅包括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还要定期组织演练活动来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同时鼓励公众参与进来,增强全社会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防汛抗旱特征水位核定规程》不仅为江苏省内各地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明确指导,也为其他地区制定类似标准积累了宝贵经验。它强调了科学规划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充分准备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