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四川省内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相关数据交换的基本原则、数据格式、接口要求及安全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的企业及相关监管部门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
Title:Safety Data Exchange Specification for Hazardous Chemicals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E1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3239-2024《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数据交换规范》是四川省发布的关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技术性文件。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在数据交换格式方面,该标准规定了XML作为主要的数据交换格式。要求所有交换数据都应符合特定的XML Schema定义,确保数据结构的一致性和可验证性。例如,在化学品信息描述部分,必须包含化学品名称、CAS号、UN编号等基本信息,并且这些字段都有明确的格式要求。
对于数据交换的安全性,标准提出了加密传输和身份认证的要求。建议使用SSL/TLS协议来保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参与数据交换的各方需要建立完善的数字证书管理体系,以实现可靠的身份认证。
在数据质量控制上,标准强调了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原则。要求数据提供方定期检查并更新其提供的数据集,确保数据是最新的。此外,还规定了数据校验机制,如通过哈希值对比等方式验证数据是否被篡改。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标准中明确了应急响应数据交换的具体内容。当发生事故时,需迅速传递包括事故发生地点、影响范围、受影响人数等关键信息。为此,专门设计了一套简化的数据模板,以便快速生成和发送紧急报告。
最后,标准还鼓励采用统一的数据编码体系,比如使用ISO标准的物质分类代码,这样可以促进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提高整个行业的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