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动态光散射仪进行粒度检测的实验室间比对的原则、程序、方法和结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使用动态光散射仪进行纳米级颗粒粒度检测的实验室间比对活动。
Title:Particle Technology - Guidelines for Inter-laboratory Comparison of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Instrument Particle Size Dete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J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SP 14-2024《颗粒技术 实验室间比对指南》中,动态光散射(DL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粒度检测。其中,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对DLS仪器校准和样品制备的要求更加严格,特别是在粒径分布的报告方式上有了显著变化。
以粒径分布报告为例,TCSP 14-2024要求使用累积分布函数来描述粒径分布,而非仅提供平均粒径值。这种改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全面地反映样品的真实粒度信息。例如,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只报告平均粒径,可能会忽略掉样品中存在的少量大颗粒或者小颗粒成分,从而导致错误的结论。
应用这种方法时,首先需要确保所使用的DLS设备能够准确测量不同大小颗粒的扩散行为。其次,在数据处理阶段,应选择合适的软件工具,利用累积分布函数来生成完整的粒径分布图谱。这通常包括绘制体积累积分布曲线,并根据此曲线确定特定百分位数对应的粒径值,如D10、D50和D90等关键参数。
此外,为了保证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在进行实验室间比对之前,所有参与实验室都必须遵循统一的标准操作程序(SOP),包括但不限于仪器校准、样品预处理以及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最终获得的数据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总之,通过采用累积分布函数来报告粒径分布不仅提高了测试结果的表现力,也为后续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更为精确的基础信息。这对于从事材料科学、制药工程等领域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士来说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