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基本原则、程序、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职业病诊断机构和鉴定机构开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
Title:Norm for Occupational Disease Diagnosis and Appraisal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规范 DB52/T 885-2024》是贵州省制定的地方性技术标准,用于指导职业病的诊断和鉴定工作。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在第3章术语和定义中,明确界定了职业病、职业禁忌症等核心概念。例如,“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这一定义强调了发病环境必须是在职业活动中,且需与特定的职业危害因素相关联。
第4章诊断原则中规定,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病人的职业史、职业危害接触史、现场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以及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这表明诊断过程需要多维度信息支持,不能仅凭单一证据做出判断。特别是对于缺乏典型症状或体征的情况,必须结合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才能得出结论。
第5章诊断依据部分指出,当存在明确的职业接触史,并且该接触能够解释患者的临床表现时,可以作为诊断的重要参考。同时要求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相同症状的原因,确保诊断的准确性。此外还特别提到,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职业病如尘肺病,还需根据X线胸片检查结果来确定病变程度。
第6章诊断程序中明确了初次诊断、复诊及最终确认的具体流程。初次诊断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医师团队完成;若患者对初次诊断结果有异议,则可申请复诊;最终诊断需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职业病诊断机构作出。整个程序体现了严谨性和权威性,保障了诊断结果的公正合理。
第7章鉴定程序则进一步细化了职业病鉴定的具体步骤。包括受理申请、组建专家组、召开听证会、出具鉴定意见书等环节。其中强调了信息公开透明原则,要求及时向当事人通报进展情况,并允许其参与听证会表达意见。
第9章附录提供了常见职业病的诊断标准参考表。这些表格详细列出了各类职业病的主要特征、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等内容,为实际操作提供了实用工具。例如,在铅及其化合物中毒的诊断标准中,不仅列举了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的不同表现形式,还给出了相应的实验室检测指标限值。
综上所述,《职业病诊断与鉴定规范 DB52/T 885-2024》通过系统化的条款设置,从术语定义到具体实施细节都进行了全面规范,为贵州省范围内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