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夏花生水肥一体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播种准备、水肥一体化系统建设、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与储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夏花生种植区域的水肥一体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mmer Peanut Production with Integrated 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07T 521-2024《夏花生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规程》是河南省新乡市发布的关于夏花生种植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夏花生的水肥管理、田间操作等作出了详细规定,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新乡市范围内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种植夏花生的生产活动。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区域和作物类型,确保了技术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术语和定义
1. 水肥一体化: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按照作物需水需肥规律,定时定量提供水分和养分的农业技术。
2. 膜下滴灌:在地膜覆盖下铺设滴灌带进行灌溉的方式。这些定义为后续具体技术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基本要求
1. 土壤条件:土壤pH值6.0-7.5,有机质含量≥1.0%,前茬作物以小麦或玉米为宜。这一条强调了适宜的土壤环境对于夏花生生长的重要性。
2. 种子选择:选用抗病虫害、高产优质的夏花生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T 3543.2的规定。种子处理可采用包衣或拌种剂。这是保证产量和品质的前提条件。
四、栽培技术
1. 播种期:一般在6月上中旬,当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7℃时即可播种。播种深度3-4厘米,每穴播种两粒,覆土厚度2-3厘米。播种密度控制在18000-22000株/公顷。适时播种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合理密植则有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 滴灌系统布置:滴灌带间距50-60厘米,滴头间距20-25厘米,滴头流量2.0-2.5升/小时。这种布局既能满足作物需水量,又能节约水资源。
3. 施肥方案:基肥施用腐熟有机肥2250-3000千克/公顷,纯氮120-150千克/公顷,五氧化二磷75-90千克/公顷,氧化钾150-180千克/公顷。追肥采用水溶性肥料,苗期至开花期追施尿素75-105千克/公顷,结荚期至饱果期追施复合肥(N-P2O5-K2O=15-15-15)150-225千克/公顷。这种施肥方式能够根据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求精准供给养分。
五、田间管理
1. 查苗补苗:出苗后及时检查,发现缺苗应及时补种或移栽。这是保障全苗的重要措施。
2. 中耕除草:苗期结合中耕进行除草,保持田间清洁。中耕还能改善土壤通气性,促进根系发育。
3. 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有叶斑病、锈病等,可用甲基硫菌灵或多菌灵等药剂防治;主要虫害有蚜虫、蛴螬等,可用吡虫啉或辛硫磷等药剂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4. 排涝防旱:雨季注意排水,干旱时及时灌溉。良好的水份管理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六、收获
当主茎顶端停止生长,大部分叶片变黄脱落,果壳网纹清晰时即可收获。收获后要及时晾晒,确保籽粒含水量降至10%以下。适时收获可以避免机械损伤,提高商品价值。
以上是DB4107T 521-2024标准中的关键内容及其详细解读,希望对从事夏花生生产的农户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