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贵州省低温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技术要求,包括普查内容、数据采集与处理、风险评估方法及成果编制等。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低温气象灾害的综合风险普查及相关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mprehensive Risk Census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 Part 2: Low Tempera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A4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864.2-2024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技术规范 第2部分:低温》是贵州省针对低温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行政区域内低温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包括资料收集、野外调查、风险评估等环节。其目的是全面掌握低温灾害对农业、交通、电力等行业的潜在影响。
二、术语和定义
明确了“低温”、“低温灾害”、“致灾临界值”等专业术语的概念。例如,“低温灾害”是指由于气温持续低于某一临界值而引发的危害,需明确该临界值的具体数值及判定依据。
三、资料收集
要求从历史气象观测数据、农业部门记录、电力运行日志等多个渠道获取相关资料。特别强调了气象站网分布情况调查,确保数据来源准确且具有代表性。
四、野外调查
规定了野外调查的基本流程和技术要求。包括选择典型区域开展实地考察,记录低温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强度等信息,并拍摄现场照片作为佐证材料。
五、风险评估
提出了基于多源数据的风险评估方法。首先计算各行业暴露度指标,然后结合脆弱性分析确定敏感性,最终通过综合评价得出风险等级。同时给出了不同等级的风险应对措施建议。
六、成果表达
要求形成完整的普查报告,内容涵盖基本情况描述、主要发现总结以及改进建议等内容。报告中应附有图表说明,便于决策者理解和应用。
七、质量控制
强调在整个普查过程中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包括制定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定期开展内部审核、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外部验收等方式来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以上是对《DB52/T 1864.2-2024》核心内容的重点解析,希望有助于深入理解并正确执行这项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