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吉林省东部森林立地质量评价模型参数和数表应用的技术要求、方法及流程。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东部森林区域的立地质量评价及相关林业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Parameters and Tables of Site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 for Eastern For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674-2024《东部森林立地质量评价模型参数和数表应用技术规程》是指导东部地区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标准。以下对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1. 关于立地类型划分
标准明确将东部森林划分为湿润型、半湿润型、干旱型三大类,每类又细分为多个亚类。这种划分依据土壤湿度、养分状况及植被特征等因子,为后续评价奠定了基础。
2. 立地指数确定方法
规定采用优势木平均高法计算立地指数,要求样地中优势木数量不少于20株且分布均匀。同时强调应在生长旺盛期测量数据,并剔除病虫害影响严重的个体。
3. 参数选择原则
明确了不同树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适用的参数范围。例如对于红松,在湿润型立地条件下,其最优的林分密度参数为1500-1800株/公顷;而在干旱型则调整为1200-1500株/公顷。
4. 数表应用注意事项
指出使用数表时需考虑海拔高度修正值,具体数值可根据当地实测资料确定。此外还提到当实际条件超出数表覆盖范围时,应采用内插法或外推法估算相关指标。
5. 质量控制措施
要求定期校验仪器设备精度,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可靠。同时建议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更新和完善数据库内容。
这些条文从理论到实践全面规范了东部森林立地质量评价工作的各个环节,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结果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