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凤蚕豆十八号原种及良种繁殖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凤蚕豆十八号原种及良种的繁殖生产。
Title: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eng Camp Bean No. 18 - Part 3: Original and Improved Seed Propagation Tech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凤蚕豆“十八号”原种及良种繁殖技术要点解析》
凤蚕豆“十八号”的原种和良种繁殖是保证其品质优良、产量稳定的重要环节。在DB5329/T 117.3-2024标准的第三部分中,对这一过程进行了详细规定。
首先,关于隔离措施。标准要求繁殖区周围必须设置有效的隔离带,确保与其它品种保持至少100米以上的空间隔离。同时,还应采取时间隔离措施,即不同品种的播种期需错开至少30天以上,防止花期相遇导致杂交现象发生。这是为了保障种子纯度的关键步骤。
其次,在亲本选择上,标准强调必须使用符合GB/T 3543.2规定的高质量亲本材料。具体来说,亲本植株应具备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籽粒饱满等特征,并且要经过严格的田间检验确认其真实性与稳定性。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作为繁殖的基础。
再者,对于播种管理,标准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密度配置建议。一般情况下,每公顷种植密度控制在22万至25万株之间为宜。同时要注意适时播种,通常春播时间为每年3月中下旬,秋播则安排在9月上旬至中旬期间。播种深度以5厘米左右为最佳,覆土后要适当镇压以利于保墒出苗。
此外,田间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标准指出,在整个生育期内需要定期开展肥水调控工作,特别是在开花结荚阶段要加强水分供给,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分积水。另外还需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优先采用生物农药或物理方法处理,尽量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
最后,在收获时机的选择上也有严格要求。当大部分豆荚呈现黄褐色且籽粒变硬时即可开始收获。收获后的种子应及时晾晒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2%,然后入库贮存。整个过程中要注意防潮防霉,确保种子质量不受影响。
综上所述,《凤蚕豆“十八号”生产技术规程》第三部分对原种及良种繁殖的技术细节作出了全面而细致的规定,为实现优质高产提供了有力指导。从业者应当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各项操作,从而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