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海峡两岸银制饰品传统制作技艺的术语和定义、原材料要求、制作工艺流程、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海峡两岸银制饰品的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与产品质量控制。
Title:Specification for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Skills of Silver Jewelry Across the Straits
中国标准分类号:Y80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09T 020—2024《海峡两岸银制饰品传统制作技艺规范》是福建省地方标准,于2024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对海峡两岸银制饰品的传统制作技艺进行了规范,旨在传承和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将从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界定了“银制饰品”、“传统制作技艺”等关键概念。例如,“银制饰品”是指以纯银或含银量不低于92.5%的合金为主要材料制作的饰品,包括项链、手镯、耳环等多种形式。而“传统制作技艺”则涵盖了从原料选择到成品制作全过程中的独特工艺和技术要求。这些定义为后续内容奠定了基础。
其次,在原材料要求中,标准强调了原材料的选择标准。规定银制饰品所使用的金属材料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并且在外观上不应有裂纹、气孔、夹杂物等缺陷。此外,对于镶嵌宝石的要求也十分严格,要求镶嵌牢固、位置准确,且不得使用对人体有害的粘合剂。
再者,关于制作工艺流程,标准详细描述了从设计到成品的每一个步骤。设计阶段需考虑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的结合;制作过程中,传统的捶打、雕刻、焊接等技艺被重点提及,要求操作人员具备熟练的手工技能,并且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污染。特别是在焊接环节,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温度控制范围以及冷却方式,确保焊接质量的同时保护操作者的安全。
最后,在检验方法与判定规则方面,标准制定了详细的检测项目及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重量偏差检查、表面质量评估、镶嵌牢固度测试等。同时,还规定了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确保每一件产品都能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海峡两岸银制饰品传统制作技艺规范》不仅继承了传统的工艺精髓,还融入了现代化质量管理理念,这对于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推动银制饰品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