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瘠薄暗棕壤旱作农田有机培肥的技术要求、实施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类似生态条件下的瘠薄暗棕壤旱作农田有机培肥及土壤改良。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rganic Fertilization of Arid Farmland with Thin Dark Brown Soil in DB2301T 188-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1T 188-2024 瘠薄暗棕壤旱作农田有机培肥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针对特定土壤类型制定的技术规范,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有机培肥措施改善土壤质量。以下将选取规程中的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一、肥料种类与施用量
该规程明确规定了有机肥料的种类包括农家肥、堆肥、沤肥等,并且特别强调了商品有机肥的使用。对于每亩地的施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一般情况下农家肥每亩施用量不应低于3吨,而商品有机肥则建议控制在1.5至2吨之间。这样的规定是为了确保土壤能够获得足够的养分供应,同时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环境污染。
二、施肥方法
规程中对施肥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指出应当采取沟施或穴施的方式将肥料埋入土层深处,以减少养分流失并提高利用率。此外还提到在作物生长期可以适量追施液体有机肥,但需注意浓度不宜过高以免烧苗。这些措施有助于优化肥料效果,促进作物健康生长。
三、轮作制度
为了保持土壤肥力平衡,规程提倡实行合理的轮作制度。例如,在种植玉米后可接茬种植豆科植物如大豆,利用其固氮作用来补充土壤氮素。这种轮作方式不仅能够有效防止病虫害发生,还能持续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为下一轮耕作奠定良好基础。
四、监测评估机制
规程建立了完善的监测评估体系,要求定期检测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及微量元素水平等指标。当发现某些指标偏离正常范围时应及时调整施肥策略。这一体系确保了整个培肥过程处于可控状态,有利于实现长期稳定的增产增收目标。
以上只是对部分重要内容的简要分析,实际上该规程涵盖了更多细节和技术要点。希望广大农业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共同推动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