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基本数据集的结构、数据元素及其属性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工作中涉及的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共享等环节。
Title:Basic Data Set for Myopia Screening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799—2024《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基本数据集》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山东省内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工作的数据采集和管理。该标准为近视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数据集范围与目的
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范围内开展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工作,其目的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制定近视防控策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这包括了对视力、屈光状态、眼轴长度等关键指标的记录。
数据元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多个数据元的具体含义:
- 姓名:指被筛查者的法定名称。
- 性别:区分男女性别有助于分析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
- 年龄:精确到月龄,便于评估不同年龄段的风险。
- 裸眼视力:不戴眼镜时的视力情况。
- 矫正视力:佩戴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后的视力状况。
- 屈光度:通过验光仪测量得到的结果,用于判断是否存在远视、近视或散光等问题。
- 眼轴长度:眼球前后径的长度,是预测近视发展的重要参数之一。
数据采集要求
为了保证数据质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遵循以下几点:
1. 使用经过校准合格的专业设备进行测量;
2. 测量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并具备相应资质;
3. 记录时应采用统一格式,并妥善保存原始数据;
4. 定期对设备及软件系统进行维护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鉴于涉及个人信息,标准特别强调了数据的安全性与隐私权保护措施:
- 所有个人敏感信息必须加密存储;
- 未经本人同意不得擅自使用或泄露任何个人信息;
- 建立健全访问控制机制,限制非授权人员接触数据。
应用场景举例
假设某学校组织了一次全校范围内的视力检查活动,根据此标准可以建立详细的数据库。例如,对于一名8岁男孩,我们可以记录下他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从而计算出具体年龄)、裸眼视力值、矫正后视力结果、双眼各自的球镜度数柱镜度数以及眼轴长度等信息。这些数据不仅能够帮助医生做出准确诊断,还能作为后续跟踪观察的基础资料。
总之,《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基本数据集》(DB37/T 4799—2024)为有效开展近视防控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也促进了相关领域研究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