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蒙山牛的品种特征、生产性能、保种要求、繁育技术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蒙山牛的品种保护、繁育与开发利用。
Title:Local Breed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 Part 10: Mengshan Cattl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573.10—2024《畜禽地方品种 第10部分:蒙山牛》是山东省发布的关于蒙山牛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品种特征描述
标准中对蒙山牛的外貌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体型结构、毛色分布等。例如,蒙山牛体躯结实紧凑,成年公牛体重可达800kg以上,母牛约500kg。毛色多为棕红色或深黄色,颈部和肩部常有黑色斑纹。这些特征不仅反映了蒙山牛适应当地环境的能力,也为养殖者提供了选育参考。
生产性能指标
在生产性能方面,标准规定了蒙山牛的主要生产指标,如产奶量、繁殖性能等。成年母牛年平均产奶量应不低于2500kg,乳脂率不低于4.0%。同时要求繁殖力强,母牛初情期一般在16-18月龄,适宜配种年龄为24-26月龄。这些指标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益并促进品种改良。
饲养管理要求
饲养管理部分强调了科学合理的饲养方式。建议采用全混合日粮(TMR)技术,确保营养均衡。饲料配方需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冬季增加能量饲料供给,夏季注意防暑降温措施。此外,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
繁殖与育种规划
对于繁殖与育种,标准提出了建立核心群、开展系谱记录的要求。核心群规模不得少于50头,并且要保持遗传多样性。通过性能测定筛选优秀个体作为种公牛或繁殖母牛,逐步改善群体整体质量。同时提倡使用人工授精技术扩大优良种质资源覆盖面。
疫病防控措施
鉴于疫病防控的重要性,标准特别指出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包括但不限于疫苗接种计划、消毒程序以及隔离观察机制。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并采取隔离治疗等紧急处置措施。
以上内容只是对DB37/T 4573.10—2024部分内容的简要概述,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具体情况深入研究理解。希望这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