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社区消防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组织与职责、防火检查与巡查、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及演练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城市社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Title:Fire Safe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Urban Communities and Rural Areas - Part 1: Urban Commun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8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652.1—2024《城市社区及农村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第1部分:城市社区》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城市社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标准要求社区应建立由居委会主任担任组长的消防安全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具体包括:居委会主任负责总体协调;物业经理落实日常巡查;网格员执行具体任务等。通过明确分工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形成闭环管理机制。
二、消防设施维护保养
对于公共区域内的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器材,规定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并记录检查情况。同时要求保持消防通道畅通无阻,不得堆放杂物。特别强调了对高层建筑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的定期检测,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三、宣传教育培训
每年组织不少于两次面向全体居民的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或演练活动。鼓励学校开展消防主题班会,提高青少年群体的安全意识。此外还提倡利用社区公告栏、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普及防火常识。
四、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
社区需结合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应急预案,涵盖初期火灾扑救流程、疏散引导方案等内容。每半年组织一次全员参与的应急疏散演习,检验预案可行性并及时修订完善。对于特殊人群如老人小孩,要提前安排专人负责照看转移。
五、隐患排查治理
实行常态化安全隐患排查制度,重点关注电动车充电点设置是否合理、老旧电线是否存在老化等问题。发现隐患后立即整改,无法当场解决的须上报相关部门处理。同时建立隐患台账,跟踪整改进度直至销号。
六、档案资料管理
建立健全各类消防安全工作档案,包括但不限于会议纪要、培训签到表、检查记录单等文件。所有文档均需妥善保存至少三年以上,便于日后查阅追溯。另外还建议采用数字化手段存储信息,方便检索查询。
综上所述,《城市社区及农村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第1部分:城市社区》从多个维度为城市社区提供了全面细致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构建更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各社区应当认真学习领会相关规定精神,结合自身特点加以贯彻落实,共同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