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丝苗型水稻种植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育秧技术、大田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丝苗型水稻的种植与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iliao-type Rice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4416T 28-2026 丝苗型水稻种植技术规程》是针对广东省河源市地方特色丝苗型水稻种植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其中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品种选择上,规程明确要求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丝苗型水稻品种。这强调了种子质量的重要性,确保从源头上提高产量和品质。
关于播种育秧环节,规程规定早稻应在3月上旬至中旬播种,晚稻则以7月上旬为宜。早稻采用旱育秧方式,而晚稻适宜湿润育秧。这一安排充分考虑了当地气候条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在田间管理部分,规程指出要合理密植,早稻每亩插植1.5万穴左右,晚稻可适当增加到1.8万穴。同时强调施足基肥,氮磷钾比例控制在2:1:1,并根据生育进程适时追肥。
病虫害防治方面,规程提倡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特别提到在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需密切监测稻瘟病、纹枯病等主要病害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最后,在收获贮藏阶段,规程建议当稻谷含水量降至13%以下时即可进行机械收割,收获后应尽快干燥入库,避免霉变。这些细节有助于保障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以上是对该规程中几个核心内容的详细说明,希望对实际生产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