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集中供暖节能气象等级划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技术要求及实施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区域内集中供暖系统的节能运行管理及相关气象等级划分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Division of Meteorological Energy-saving Grades for Central Hea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4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409-2024集中供暖节能气象等级划分规范》是天津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气象条件分级来指导集中供暖系统的运行和管理,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集中供暖系统在不同气象条件下节能效果的评估方法以及相应的气象等级划分。适用于天津市行政区域内采用集中供暖方式的各类建筑。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引用了GB/T 34615等国家或行业标准作为基础参考。这些引用文件确保了标准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也为后续具体条款提供了理论依据。
术语和定义
明确了“集中供暖”、“节能率”、“设计热负荷”等关键概念。例如,“节能率”是指实际耗热量与设计热负荷之比,反映了供暖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准确理解这些术语对于正确应用该标准至关重要。
气象等级划分原则
根据气温、风速等因素将气象条件分为五个等级(Ⅰ至Ⅴ级),其中Ⅰ级表示最适宜的供暖气象条件,而Ⅴ级则代表极端不利的情况。这种分级有助于供暖企业根据不同等级采取差异化的调控措施,比如调整供回水温度、优化运行时间等。
节能评估方法
提出了基于历史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来确定各等级下的典型气象参数,并据此计算出相应的节能率指标。同时强调了应定期更新数据库以保证评估结果的有效性。
实施建议
鼓励供暖单位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实时收集并记录各项运行参数;提倡使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自动调节功能;还特别指出,在特殊气候事件发生时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保障居民正常生活不受影响。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DB12/T 1409-2024》不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集中供暖节能管理体系框架,而且注重实践操作层面的具体指导,对于促进天津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