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增耕地质量评定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评定内容与方法、评定流程及成果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新增耕地的质量评定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Quality Evaluation of Newly Added Cultivated 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20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398-2024《新增耕地质量评定技术规范》是天津市地方标准,于2024年实施。该标准旨在规范新增耕地的质量评定工作,确保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5.1 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直接影响到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和保肥能力。本标准规定了土壤质地应符合GB/T 17894的要求。这意味着新增耕地的土壤应该具有良好的物理结构,既能保证水分的有效保留,又能避免因过于粘重而导致的排水不良问题。
6.2 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标准,新增耕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应低于20g/kg。这一要求有助于提高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和改善土壤结构,促进作物生长。
7.1 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过高会导致土壤盐渍化,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因此,标准中明确规定新增耕地的地下水位在丰水期时不得高于地面以下0.8米。此规定能够有效预防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的发生,保护耕地质量。
8.1 土壤污染状况
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止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在进行新增耕地质量评定时需检测土壤中的镉、汞、砷、铅、铬等五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如果发现超标情况,则需要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其浓度至安全水平后方可投入使用。
9.1 耕作层厚度
适宜的耕作层厚度对于植物根系发育至关重要。本标准指出新增耕地的耕作层厚度至少要达到30厘米以上。这样可以确保作物有足够的空间扎根并吸收养分,从而获得更高的产量。
以上只是部分条款的具体说明,整个标准还包括了更多关于土地平整度、坡度控制等方面的规定。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标准,可以有效地提升我市乃至全国范围内新增耕地的整体质量和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