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级湿地公园的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和具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级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评估工作。
Title:Assessment Specifications for Municipal Wetland Parks in Beij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市级湿地公园评估规范》(DB11/T 769-2024)是北京市为推动湿地保护与管理制定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从湿地资源、生态功能、管理能力等多个维度对市级湿地公园进行了全面规范。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关于湿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标准明确要求,湿地公园应具备一定的湿地面积比例,并且需要通过科学方法对湿地资源进行详细调查。例如,规定了湿地植被覆盖率不得低于50%,并且要建立完整的植物名录和动物种群记录。这不仅是为了确保湿地的自然属性得到保留,也是为了后续监测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其次,在生态功能方面,标准强调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其中特别提到,湿地公园应当能够有效调节区域小气候,提高空气质量,并且在防洪排涝中发挥积极作用。具体指标包括年均降水量滞留率不低于70%,以及土壤侵蚀控制率达到85%以上。这些硬性要求旨在保障湿地公园的实际生态效益。
再者,对于管理能力的要求同样不容忽视。标准指出,湿地公园需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团队,同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比如,要求每年至少开展两次公众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大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还规定了定期巡护制度,确保湿地资源不受人为破坏。
此外,标准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鼓励采用生态友好型的建设方式,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的影响。例如提倡使用本地植物进行绿化,避免引入外来物种造成生物入侵风险。
综上所述,《市级湿地公园评估规范》(DB11/T 769-2024)通过一系列具体量化指标和操作性强的规定,为北京市湿地公园建设提供了清晰指引。这对于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