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梨贮藏保鲜的技术要求、入库管理、贮藏管理和出库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梨果实的贮藏保鲜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ear Storage and Preser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772-2024《梨贮藏保鲜技术规程》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为梨的贮藏保鲜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对规程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贮藏前准备环节,规程明确要求对梨果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规定果实应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且成熟度适中,这有助于确保入库时的梨品质良好,延长贮藏期。同时强调了预冷的重要性,要求在入库前将梨果温度降至5℃以下,以减少呼吸作用和微生物活动。
关于贮藏环境条件,规程指出温度应控制在-1℃至1℃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范围内。这样的温湿度条件能够有效抑制梨果的呼吸强度和酶活性,降低营养物质消耗,防止腐烂变质。此外还提到定期检查库内温湿度,并及时调整以维持稳定。
在气体成分管理方面,规程建议采用气调贮藏方法,将氧气浓度控制在2%-3%,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5%。这种方法通过改变储藏环境中的气体组成来延缓果实衰老过程,提高保鲜效果。
对于贮藏期间的操作管理,规程提出了定期巡查的要求,包括检查梨果外观变化、测量环境参数等,并记录相关数据以便分析和调整。同时提醒工作人员注意通风换气,避免有害气体积累。
最后,在出库阶段规程特别强调要逐步升温,使梨果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防止出现冷害现象。并且建议根据市场需求分批出库,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满足销售需求。
这些条文从多个角度全面覆盖了梨贮藏保鲜的关键环节,为从业者提供了实用的操作指南。遵循此规程可以有效提升梨果的贮藏质量和经济效益。